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推荐 > 这个村子不务正业,在稻田养甲鱼每亩竟然收益万元,还要打造旅游特色村

这个村子不务正业,在稻田养甲鱼每亩竟然收益万元,还要打造旅游特色村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杨顺宏在田间察看甲鱼生长情况。顾俊摄


    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泥鳅等养殖模式,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但是稻田养甲鱼还是比较少见的。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白米镇马沟村,村委会主任杨顺宏大胆探索稻田养甲鱼这一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每亩年收益万元以上,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又一途径。

  稻田设计特别,内有水塘水沟

  成片的稻田,金黄金黄的,只不过四周有高约0.5米的围墙,另外,周边还竖起了高约1.5米的铁丝网。金秋季节,记者来到马沟村十六组,见到成片养殖甲鱼的水稻田,面积有100亩。

  “砌了围墙,主要是防逃,这样甲鱼不能打洞,也爬不出稻田。”技术员薛银荣说,铁丝网主要将稻田与外界隔开,周边有什么动静立马就能知道,加强安全系数。

  除了围墙和铁丝网,稻田内部的设计也和普通田块有所不同。水田中间设计了8个小水塘,还有10多条60厘米深的水沟。“水塘和水沟看似普通,却对甲鱼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薛银荣介绍,收割时,田间的水基本退去,大部分甲鱼都会躲到塘和沟里面。这样,收割机进田收割,基本与甲鱼相安无事。另外,甲鱼要冬眠,这是专门为它设计的窝。

  这块稻田是由杨顺宏流转经营的,以前都是老传统,稻麦两熟制的耕作模式。“如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村干部要做出表率。”杨顺宏不仅在周边沈高、娄庄等镇考察生态种养模式,还远赴安徽、山东等地考察,并与科研院所挂钩。去年开始试行稻鳖共生模式,先搞了100亩,今年增加到300亩。

  甲鱼吃虫吃草,不打药不施肥

  在田边水沟里捣鼓了几下,不过五六秒的时间,杨顺宏竟抓了个大甲鱼。这只甲鱼头伸得特别长,不停地扭动,背部有光泽,腹甲发黄,爪子比较尖。用秤称了一下,竟有500多克。

  “这条甲鱼野性比较强,看上去与野生甲鱼相差无几。”杨顺宏说,这是去年7月份投放到稻田的,一亩200只左右,当时每只甲鱼只有100克左右。

  “长得比较快,主要是这里完全仿野生环境,累了它钻进土里睡懒觉,饿了浮出浅水吃它最爱的昆虫。”杨顺宏说,如果在池塘养殖甲鱼,大量排泄物沉到水底,产生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对长期生活在缺氧环境中的甲鱼会造成很大危害,易诱发病害。

  近年来,不少地方农田滥用农药、化肥,水稻田里水生动物几乎绝迹。“推广稻田养甲鱼,就是要让稻鳖共生,再造一个生物链。”杨顺宏说,稻田里养甲鱼,农药化肥都不用,田里的活儿都交给甲鱼干去了。

  据了解,水稻田里生的害虫,会被甲鱼当食物统统吃掉。若使用农药除害,种田成本提高,还有农药残留。过度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弹力结构破坏掉,螺蛳、黄鳝、泥鳅等都很少,地就不肥了。而养殖甲鱼,甲鱼在田里面排泄,就相当于均衡施加有机肥。

  “鱼类还能把田间杂草除得干干净净,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杨顺宏介绍,稻鳖共生,减少了水污染,优化了土壤结构,水稻绿色安全,一斤大米可卖到15元左右。

  亩年收益近万,计划发展旅游

  首批投放的甲鱼,曾有人上门收购,但杨顺宏暂时不想卖。因为现在是小规格,而长到明后年,都达到1000克以上,收入可以翻番。

  按一亩田放200只甲鱼测算,再把防盗设施折旧算上,一亩田大概需要1.5万元成本。杨顺宏说,200只甲鱼如果养殖3年,产量可以达到200到300公斤,按每公斤400元钱计算就值8万元以上。另外还有水稻收入,一亩按250斤大米计算,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这样每亩年收益都在万元以上。

  这种稻鳖共生模式,秋季不种麦子,让土地休整,利于下年水稻生长。杨顺宏说,今年冬天,准备在田里建一些设施,利于以后甲鱼产卵。现在甲鱼苗都是到外地买的,下一步,准备学习人工孵化技术,由本地农场供苗,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结合乡村旅游,杨顺宏计划下年开展甲鱼垂钓、乡村观光等农家乐项目。杨顺宏说,马沟村是江苏省文明村,目前村庄路道全部硬质化,村里也在整治环境,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旅游,打造旅游特色村。


来源:泰州日报

记者:顾俊 通讯员 韩树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