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选购 > 稻田养鳖互利共生的养殖技术,再不知道就晚了

稻田养鳖互利共生的养殖技术,再不知道就晚了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水稻田养殖河鳖是一种高效的种养模式。为何这样说?一方面稻田能够为鳖提供很好的摄食及晒背场所,生长发育快;另一方面鳖在生长活动时,既能疏松土壤又能吃掉部分害虫,更为有意义的是鳖的代谢物也可作为水稻生长的优质肥料。因此从两方面来看水稻养鳖都是有利的且能有高回报的养殖模式。


  一、场地选择


  1、选定稻田。要选择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环境安静、电路畅通、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水田,一般以5-10亩为宜。


  2.开挖鳖沟。在稻田两头开挖上宽2~3米、下宽1.5米、深1.5米的横沟,


  在田中开挖上宽1米,下宽0.5米,深1米的竖沟,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20%左右。若条件适宜,可在稻田合适位置建1~2个南北向,长5米、宽1米,高于稻田正常水位0.8米的沙滩,供鳖产卵繁殖和晒背用。


  3.设置饵料台。沿横沟每隔10米左右设置1个长2米、宽0.5米的饵料台。饵料台一端放置在田埂上,另一端没入水下5~10厘米,也可作晒背台用。


  4.建防逃设施。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向内倾斜呈45度角。田埂外侧设内壁光滑,高出地面0.5~1米,埋入地下0.3~0.4米的水泥砖墙,顶部压沿要内伸15~20厘米。稻田进排水口呈对角线布局,进排水口用聚乙烯网包扎


  5.水草移植。在鳖沟内栽植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植物,栽植面积占鳖沟面积30%左右。


  二、养殖管理


  1、鳖沟消毒。在鳖沟放养前7-15天,以鳖沟为重点,每平方米使用100-300倍的如金水产养殖原液和如金水产养殖原液作的防虫液各0.5-1公斤。若用如金养殖原液就不能混用石灰等做消毒剂,否则易杀死微生物菌。


  2.螺蛳投放。4~8月,在鳖沟内每亩投放活螺蛳150~200公斤,以降低稻田浮游生物量,净化水体。


  3.鳖苗放养。在插秧后15天,每亩放养体质健壮,且大小基本一致,2龄以上(50~100克)的鳖苗400~600只(以自繁自育的中华鳖为佳)。如果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30~40只5龄(600克以上)的亲鳖,雌雄比例为2∶1或3∶2。放养前,鳖苗用3%食盐水浸泡8~15分钟,沥干水后投放。


  4.饵料投喂。根据“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原则投喂饵料。选用优质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40%~60%),经常性搭配一定比例的新鲜饵料,如小鱼虾、新鲜白鲢肉或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饵料占总饵量10%~30%,蔬菜、麸类和饼粕类等植物性饵料占8%~15%,将动物性饵料切成小块或打成肉糜后配合投喂。4-5月,日投喂量为鳖重的2%~5%左右,6-8月是生长旺盛期,日投喂量为鳖重的15%左右,9月以后日投喂量为鳖重的10%左右,分别在上午9时、下午5~6时投喂1次,下午的投喂量占70%,饵料一般在1.5~2 小时内吃完,视残饵多少决定是否加料。当水温降至15℃以下时,停止投喂饵料。


  5.水质管理。结合水稻和鳖不同生长期的需要适当增减水位,一般保持10~15厘米深,高温季节保持水位20厘米以上。间隔7-15天在田中喷洒一次如金水产养殖专用,以净化水质。同时加注20%新水。


  6.定期巡查。检查防逃设施,发现损坏,及时修补。掌握鳖摄食、生长、病害及池塘水质等情况。若发现死鳖,应立即捞出深埋或焚化,发现病鳖应及时隔离治疗。及时清除残余剩饵、生物尸体和鳖沟内的漂浮物等。防止老鼠、猫、黄鼬、鹰等敌害伤害鳖卵和幼鳖。


  7.病虫防治。常见的病虫害有病毒性出血病、白板病、细菌性败血症、腐皮病、疖疮病、白斑病、水霉病、寄生虫病(固着纤毛虫、水蛭)等。在防治上应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换水,用如金水产养殖原液调控水质;及时清除残杂物,防止污染水质和池底;定期用100ppm高锰酸钾溶液对饵料台及养殖工具消毒;每月投喂大黄、板蓝根(1:1)药饵1次,用量为饵料量的2%,连喂3天。


  二、水稻管理


  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强,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抗倒伏,高产优质的一季稻品种。


  2.合理密植。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技术,栽插秧苗时间和其它稻田基本一致,株行距13-28厘米,便于鳖在秧苗行间活动。


  3.科学施肥。底肥占总施肥量70%-80%,施用如金微生物有机肥可活化土壤中的氮磷钾等无机元素。不伤根对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4.谨慎用药。采用性诱剂或杀虫灯诱杀害虫,尽量不用化学农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