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选购 > 【媒体看岑巩】岑巩:养殖中华鲟走出致富路

【媒体看岑巩】岑巩:养殖中华鲟走出致富路

  • 发布时间:2023-05-18 23:00:13




养殖中华鲟走出致富路


“山清水秀景色好,水产养殖少不了;生态养殖中华鲟,带农增收是个宝。”走进贵州省岑巩县凯本镇毛口村,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村民们口中的这个“段子”,正是凯本镇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鲟养殖促农增收的真实写照。

说起发展中华鲟养殖,凯本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凯本镇是全县生态保存较完好的乡镇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有平牙河、车坝河、小寨河三条河流经过,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水温常年保持在23℃左右,适宜甲鱼、中华鲟、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同时,凯本的水产养殖历史十分悠久,带领村民脱贫增收的成功实践不胜枚举。2001年,凯本镇凯阳村干部杨德金曾发展大鲵养殖,养殖场面积达1000平方米,每年创收30余万元,带动了数十户贫困农户增收。

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搞水产养殖的成功经验,凯本镇立足优质水资源优势,镇村两级联动,积极谋划脱贫路子,让自然禀赋的冷水资源,真正变成助农增收的“富民山泉”。“围绕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做优做精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凯本镇党委书记杨再东说。

今年初,凯本镇通过考察引进山东客商到凯本镇投资兴业,成立贵州省凯翔特种鱼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根据计划,公司将投资5000万元,在凯本镇毛口村规划建设养殖三文鱼、中华鲟、金鳟鱼标准养殖场50亩,配套发展垂钓、休闲、观光和餐饮服务业,实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多渠道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目前,凯翔特种鱼公司已完成投资400万元,在毛口村建成一期标准化养殖池20个,投放中华鲟鱼苗28万尾,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利润按比分红,两年出售后预计可实现产值超3000万元。项目惠及2个村民组的28户102人,覆盖贫困户16户51人。据介绍,公司还将在今年11月底投放三文鱼苗50万尾。

“真的想不到,我们这小溪沟如今有了大效益,靠养殖中华鲟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在标准化养殖场,看着来回游动的中华鲟鱼,毛口村党支书刘文学高兴地告诉我们,农户们以土地、资金入股,由公司负责技术和市场,让家家户户有了稳定的致富产业。

据凯翔特种鱼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标准化养殖场将在明年全部建成,可养殖三文鱼70万尾、中华鲟100万尾、金鳟鱼80万尾,每年产鱼1000吨以上,预计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可为覆盖农户每户创收6000余元,同时还能解决40个劳动力的就近务工问题,实现人均劳务收入3万元左右。

“养殖成功后,公司将扩大投资规模,将凯本镇建成黔东片区最大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带动群众发展水产养殖业,让特色养殖成为全镇带农增收的主打产业。”杨再东信心满满地说。如今,凯本全镇已发展生态甲鱼、大鲵等特色水产养殖达700亩,稻田养鱼1550亩,覆盖贫困农户496户1691人,为实现今年全镇减贫计划800人,完成小寨、大坪两村从贫困村中出列打下了坚实基础。(张能秋)

 

 

——摘自《农民日报》




岑巩:支部建到产业链 思州品质“柚”游人


“柚”到一年飘香时。11月1日,笔者在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看到,漫山遍野的金柚在秋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甜香扑鼻,吸引了远道而来的商客和游人驻足园中采购采摘。

近年来,岑巩县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思州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该县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农户”的模式,把支部建到合作社、建到产业链上,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党员上门服务,大力保护思州柚品质,最大限度发挥其品牌价值。

自1988年以来,岑巩县思州柚以其良好的外形和食用香脆、酸甜适中,果肉易剥脱不沾皮等特点,畅销湖南、广东、北京、上海、香港等地。

2004年,思州柚荣获贵州名牌农产品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成为奥运会推荐果品奖,2010年被评为“多彩贵州十大特产”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今年10月再次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证和绿色食品证。

目前,岑巩县思州柚种植面积4万余亩,涉及全县7个乡镇30余个村3750余农户。今年,该县思州柚挂果面积2.55万亩,预计产量3.5万吨,预计可实现产值1750万元。(通讯员


 

——摘自《黔东南日报》




生态美 环境好 客商旺

——岑巩县凯本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侧记

“生态美不美,就看山和水;百姓富不富,环卫靠得住。”走进岑巩县凯本镇,处处都会听到这样的顺口溜。近年来,凯本镇以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目标,积极开展创卫工作,让这里成了全县生态美、百姓富的创卫示范镇。

位于岑巩县北部的凯本镇,距县城所在地67公里,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9个村民组18886人。由于地处偏僻,群众文化程度较底,农村环境“脏乱差”时有发生。为了彻底治理“脏、乱、差”,使城乡面貌得到根本改善,近年来,凯本镇大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目标的步伐。成立了由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领导小组组长,亲自部署,明确工作责任,制定了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检查评比、督促考核、清扫保洁管理、保洁员管理、垃圾清运等10项制度,使创卫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凯本是我家,环卫靠大家”、“加强环境整治,爱护美丽家园”……在凯本镇每一个角落,随处都可看到醒目的宣传标语。为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卫工作,凯本镇加大宣传力度,在街道散发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4000余份,发放健康教育问题答卷260份,通过问卷测评,其中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7.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基本技能知晓率达80%

“对农村环境整治真是太好了,让我们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了。”在凯本镇平芽村石熬寨组,只见牲畜圈舍统一规划、集中修建,通组道路清洁,家家户户都整洁有序。在环境卫生整治上,按照“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运营模式,切实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整治农村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拨“四乱”和整修道路入手,改变村、街道脏、乱、差状况。采取“村民自治”的形式,组织群众开展卫生清扫、垃圾清运、禽畜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卫生单位、卫生户评选。在集镇推行门前“三包”责任,聘请2名环卫工人负责保洁。同时,认真做好统一灭鼠和经常性除害消杀工作,使“四害”密度基本得到控制,预防虫媒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不断提升整体创卫水平。

医疗设施不断改善。近年来,凯本镇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全力实施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新建、维修了门诊楼和住院楼,强化镇、村卫生网点,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去年全镇实现参合16189人,参合率达99.8%,新农合补偿群众36613人次655万元,让群众享受到了医疗改革带来的“红利”。

近年来,凯本镇狠抓“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资金240万元,实施了大坪村、小寨村创收示范村寨建设,硬化道路7.2公里;投入危房改造资金483.5万元,改善了272户贫困农户住房;投入1450万元,实施了5条通村公路21.2公里,解决2200余人出行难问题;投入158万元,实施了芭蕉冲、小寨、沈家湾等村人饮提升工程,解决2950人饮水困难;投入727.28万元,实施了凯府、毛口、大寨等村电网改造和中心电网技改工程;在小康讯方面抓好4G机站点建设,实现通讯全覆盖。

同时,凯本镇还投入100余万元,实施了集镇农贸市场、排水沟改造,新建垃圾焚烧炉2座,修建98个村民组的垃圾池,备置垃圾收集器500余个;投入25万元购置专业垃圾清运车1辆,安装路灯750盏,全镇创建省级卫生村1个,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每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开展水质监测,水质卫生合格率达95%以上,加强改厕、改圈工作,农村改厕100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圈舍圈养率达100%。通过改厕、改圈,居民卫生条件能够得到有力改善。201610月,凯本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顺利通过验收。

“我们到这里来发展养殖,主要是凯本的生态美、环境好。”如今,有了优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产业集聚,去年来,凯本镇先后引进江岑畜牧养殖、凯翔特种鱼养殖、安徽亳州余香中药材、晓国酒业、香港培力集团中药材等5家公司,落户凯本镇发展肉牛、中华鲟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等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连接,涵盖贫困户704户、贫困人口2388人。(张能秋)

 

 

——摘自《黔东南日报》





 


主  管:

主  办:岑巩县新闻中心  岑巩县网信办


总  策  划:陈永祥

总  监  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

编       审:徐学练

     编       辑:张    超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今日岑巩
温馨提示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欢迎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投稿邮箱cgxwzx@126.com,热线电话:0855-3574958。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