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选购 > 【养龟资讯】别把它当甲鱼吃了!不然你就摊上大事了!

【养龟资讯】别把它当甲鱼吃了!不然你就摊上大事了!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淘龟网
Top-tgw
感谢您关注公众号@淘龟网。第一自媒体平台,为各位龟友提供最新、最快、最多元化一线市场资讯!!!加小编微信号:18922003279,可以吹水、聊天、报料哟!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鼋:


鼋(学名:Pelochelys cantorii,汉语拼音:yuán,英语:Cantor's giant softshell turtle,日语:マルスッポン),俗名沙鳖、蓝团鱼,是鼋属动物下三个物种中的一种,也是鳖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可长到6英尺长(约2米)。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曾经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婆罗洲、爪哇)、巴布亚新几内亚。由于现代以来的过度捕杀,已经极度濒危,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外形特征:
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栖息环境:
鼋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几近苛刻:要有水质好、水流缓慢的区域,需要空气清新,还要有充足的鱼虾作为食物,鼋喜欢在江边安静的沙地中产卵,因此它必须生活在深潭和浅滩相结合的区域,并且有向阳的大片沙滩。

生活习性:
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行动迟缓,代谢低,耐饥能力很强,温度过高、过低均进行休眠 。鼋不常迁移,喜欢栖息在水底。只有在其栖息地发生改变时,才会被迫迁移,并有结群现象。鼋是夜行性动物,常在晚上游到浅滩觅食螺、蚬、蛙、虾、鱼等动物,且食量极大,通常它能一次吃进相当于体重5%的食物,然后半个月内可以不再进食。捕食时,鼋会潜伏于水域浅滩边,将头缩入甲壳内,仅露出眼和喙,待猎物靠近时,发出致命攻击。鼋不仅能用肺呼吸,还能用皮肤,甚至咽喉吸氧,进行呼吸,正是这种特殊的生理功能确保了鼋在水底冬眠时不被淹死!每年11月鼋都会准时开始在水底冬眠,一直到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可谓“睡神”。而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它的牙齿锋利,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节至冬眠之前,一次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左右。它还有极强的耐饥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绝食10—20天,并且将已经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吐出来。

繁殖方式:
鼋在每年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5月-9月为繁殖期。雌性大多在夜间上岸,到向阳的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多达100枚,卵圆形,圆形,具有白色钙质卵壳,直径约40mm,产卵之后用沙土盖好,还要在上面爬上几圈,作为伪装,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水中。它的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大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幼体出壳之后便自行爬到水中,先在浅水地带活动和觅食,体重达到1.5千克时再游到深潭中,俗称“沉潭”。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冬眠期,大约长到体重为15千克左右时达到性成熟。


浙江省瓯江,是鼋的故乡。瓯江大鼋,自古闻名遐迩。瓯江风光秀丽,物产丰饶,有111种鱼类,尤其生栖着珍稀的瓯江大鼋。上世纪五十年代,瓯江水域常见到大鼋。,1966年瓯江大鼋的资源量还是十分可观。楠溪江是瓯江大鼋的著名产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很多。新版《永嘉县志》载:“1983年4月,上塘渔民施成波,在楠溪江下游观下地段先后捕获雌雄两只大鼋,体重分别为27公斤、32公斤,运往浙江博物馆展览。1985年,上塘镇浦东村渔民杜一祥在楠溪江捕获雌性大鼋一只,重21公斤,运往温州市博物馆展览。”2002年10月,青田有人捕到一只1.9公斤重的幼鼋后,大鼋就在瓯江流域消失了。

瓯江流域,流传着许多有关鼋的秩闻。青田小溪两岸民间,以前视鳖鼋为不祥之物,碰到了鳖鼋就认为“倒灶运”,以为吃了鳖鼋会生病,故民谚有:“拦路鳖,三年瘪;拦路鼋,无头冤。”之说。相传买鼋放生,能除病消灾,故成为青田民间的一大习俗。


上世纪六十年代,缙云左库水库曾发生了轰动全省的巨鳖奇观。1967年12月24日下午,潜明村一村妇从壶镇赶集回家,在左库水库月底沉江地段,突然发现一只巨鳖窜入水中,激起了巨大的浪花,吓得村妇昏倒在地。此后,接连不断地有人目击巨鳖:有时在沙滩上晒太阳,有时在水面昂首漫游。1968年1月31日下午,宫前村李荼两兄弟从潜明村拜年返家,途经月底沉江时,看见岸边有一只巨鳖。老大胆大,捡起石块就砸,第一块没有击中,第二块被巨鳖张开嘴巴接住,吓得兄弟俩“落荒而逃”。2月8日下午,左库村民在左库水库金刚潭南边发现巨鳖,点燃了一个炸药包,甩到离巨鳖三五米处爆炸,巨鳖竟不予理睬,不慌不忙地游入深潭中。2月11日上午,松岩村百余名村民在金刚潭看到巨鳖:水极清,巨鳖整个身体看得很清,头大如火甏,脚掌大如蒲扇,脊背黄中带黑,露出水面约20厘米,像一头正在沐浴的大水牛。巨鳖在水中潜游,比人平常走路稍快一些,村民们在岸上追观。


巨鳖的出现,轰动了丽水金华两地邻近各县,杭州、上海等地也有人赶来观看,每天观众成千上万。经众多专家访问、察看、分析,一致认为这是巨鼋,估计有800多斤重。壶镇区专门成立了捕鼋指挥部,先后布下三重、六重大网,都被巨鼋撕破、拖走。3月25日至27日,水库开闸放完水后,却不见巨鼋踪影。当年冬天,巨鼋再次出现在水库库底。敢死队划着木筏,将炸药投入水库中,一声巨响后,炸死了1000多斤鱼,巨鼋未损毫毛。这只巨鼋如何成功地逃脱人类一次次的追捕,成为千古之谜。(这一段太夸张了,楼主表示有点坑,但也侧面说明当时还是有鼋的


据当地传闻,老一辈的瓯江人曾目睹90只大大小小的鼋,排成一条长龙,由小溪向瓯江游去,时浮时沉,十分壮观。永嘉是鼋的著名产地,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一卷,用于鼋的形态描述所依据的6只鼋标本,有3只就出自永嘉。


公开资料显示,1000多年前,鼋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的江河湖泊和溪流深潭中。然而,人们长期大肆捕杀,加上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永嘉还有很多鼋,但是自1985年之后,就几乎没有发现鼋了。

1983年4月,永嘉上塘施成波等渔民在楠溪江里,先后捕获雌雄两只大鼋,体重分别为27公斤、32公斤,后制成标本在省博物馆里展出。

1985年6月,上塘镇浦东农民在楠溪江里,捕获了一只21公斤重的雌性大鼋,后来养殖在温州动物园里供游人观赏。

作为鼋自然保护区的青田,最近一次捕到鼋,也是2002年10月的事了。当时有人捕过一只1.9公斤的幼鼋,此后再没捕到过了。

200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鼋的生存数量已不到200只,瓯江约80只。

如今,鼋与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想知道更多龟资讯,点击关注淘龟网啦~!

申明:本文可以随意转载,但是请在文末注明:本文作者:小淘,来源:微信公众号:淘龟网(ID:Top-tgw


小编微信微信号→ tgwxb

关注小编私人微信,可和小编吹水聊天,还可以及时获取最新交易信息哦~手机微信已同步:18922003279



推荐.养龟必备公众号&龟料推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