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药品推荐 > 【灭蚊技术哪家强?】教你彻底认识、防控登革热!

【灭蚊技术哪家强?】教你彻底认识、防控登革热!

  • 发布时间:2023-05-18 23:00:13

我市35年发生13起疫情
埃及伊蚊和“花蚊子”是主要传播媒

中山历史上发生了多少起登革热疫情?登革热喜欢在哪个时节光临?是否有疫苗可预防?如果不遏制疫情,后果会怎样?记者获悉,去年黄圃镇爆发登革热疫情时,市疾控中心临时搭建了一个病媒生物实验室,养了几百只蚊子,为我市建立登革热扩散模型,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历史
本地感染登革热疫情共13起

查阅中山登革热历史档案册可知,1979年至2014年,我市共发生本地感染登革热疫情13起,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轻型。去年6月初,黄圃镇爆发的登革热疫情蔓延至21个镇区109个社区(村),流行时间长达150天,计发时间跨度为历年疫情之最。

统计显示,登革热常在夏秋季光临中山。截至2013年,我市发生的12起本地感染登革热疫情中,3起出现于7月底至8月初,8起出现于8月底到10月初。2013年,疫情从6月初造访中山。

今年,本地感染病例发现于7月上旬。
祸首
伊蚊长什么样子?

细脚伶仃、全身长着白色斑纹的埃及伊蚊和被称为“花蚊子”的白蚊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媒介。积水太多,蚊子孳生,是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原因。



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雌性伊蚊吸食登革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病毒进入蚊子体内,在适宜温度下,经一两周的繁殖,分布到蚊子的全身。此后,蚊子终生带“毒”,并且通过蚊卵使后代也带“毒”。

只要被带“毒”的蚊子叮上一口,病毒就会侵入人体,潜伏一周左右发病。要避免登革热,目前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被蚊子叮。
病毒
今年的病毒株不同于去年

登革热年年有,但并非每年都是同样的病毒株。市疾控中心研究发现,今年,我市登革热的病毒株与去年流行的病毒,不是同一种,而是与2009年印度的流行株高度同源。这意味着,今年的疫情与去年没有关系。不是去年病毒在我市扎根、又再次肆虐,而是另外一种新的病毒。
疫苗
目前尚无登革热疫苗

登革病毒按血清型分类,共有四种。患一次登革热,治愈后患者只获得针对一种登革病毒的抵抗力,但如果下次遇到的是另一种登革病毒,就容易发生交叉反应。因此,学术界认为,理想的登革热疫苗是能同时针对四种血清型病毒的四价疫苗。正是因为四种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的交叉反应,登革热疫苗迟迟未研发成功。

今年7月11日,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登革热疫苗保护效力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上。,但目前并未上市。
危害
严重的会出血休克,危及生命

人类对登革热普遍易感,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登革热症状,可能危及生命。患者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严重者出现出血和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登革热的可怕还体现在其并发症上,比如,急性血管内溶血、意识障碍、面神经瘫痪等。

一般来说,传染病痊愈后,患者会获得一定的抵抗力。但患过登革热的人,如果再次被叮咬,可能病得更重,而且身体越强健,病情越严重。

去年,我市登革热疫情流行时间长达150天,计发时间跨度为历年疫情之最。所幸的是,未出现死亡病例。今年,我省已出现了3例死亡病例,这是23年来广东首次出现登革热死亡病例。
延伸阅读
为防控疫情,实验室养蚊子

去年登革热肆虐的时候,市疾控中心曾临时搭建了一个病媒生物实验室,养了几百只蚊子。养蚊子做啥?一是进行基础研究,获取我市在不同温度下蚊子繁殖的速度、叮咬率、外潜伏期等基础数据,为我市建立登革热扩散模型,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二是进行药物实验,进行灭蚊、驱蚊药的药效测定,还有病毒相关研究,了解哪种灭蚊药对抗蚊子最快捷、有效。



几百只蚊子,都是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从公园、建筑工地、社区等监测点抓回来或是采集幼虫孵化的。这些蚊子不好伺候。“实验室的条件要求很高,包括对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还需要配备专门的饲养员。”为了让蚊子生长繁殖,“饲养员”还得在同一实验室养老鼠,让蚊子叮咬老鼠血得以繁殖。为了开展研究,还要让蚊子人工染毒,成为“毒蚊”。

可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受限,这几百只蚊子通通死光。不过,对于疾控专家研究疫情有帮助。


“毒蚊子”的两个最猖狂时段
早8-9,晚5-6,市民外出要注意

据了解,今年登革热重症多数为患有慢阻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高龄患者。疾控专家表示,携带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有一部分被叮咬的人是隐性感染,也就是不发病,没症状;还有一部分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这些是轻型登革热,通常愈后良好。死亡病例绝大多数属于重型登革热,主要死因是中枢性呼吸衰竭。


如何预防?

消灭花斑蚊,避免白天被蚊叮


专家提醒,晚上骚扰人的蚊子一般都是库蚊,这种蚊子不传播登革热病毒,而花斑蚊多在白天活动,早上8-9时、傍晚5-6时是花斑蚊出没的高峰时段,这种身上有黑、白色斑点的蚊子可终生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将病毒传给后代。所以,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在于消灭花斑蚊,并避免白天被蚊子叮咬。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白天在绿化带、林带等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在登革热流行区,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蚊子繁殖生长的几个阶段皆在水中进行,因此家庭要及时清理积水,减少蚊媒孳生地,自己不要错养了蚊子。


1、防止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富贵竹等阴生水养植物的花瓶,每5-7天要换1次水。


2、饮用水缸或其他饮用水容器要加盖,每5-7天换1次水,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水井要加盖。


3、冰箱底部的水盘,每星期清理1次。


4、浴室、卫生间储水桶、缸等,每5-7天要清理换水1次。


5、贮水的水桶、陶瓮、排水槽等,每5-7天要清理换水1次。


6、废轮胎要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果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


7、竹篱笆竹节顶端、树洞、竹洞要用灰沙堵塞。


8、屋檐排水槽或反墚堵塞积水要定期清理。


9、家禽、家畜与鸟类饮用水槽要每天清理。


如何判断?

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或有以下症状,请尽早就医。


1、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天,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形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


2、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3、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


4、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


5、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


如何治疗?

近30家医院可收治登革热病患


目前,中山对登革热病例的治疗实行“谁接诊谁收治,属地管理”。全市镇级以上医院,均为登革热病例收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为重症病例收治医院,市博爱医院为儿童重症病例收治医院。按照每个镇区至少有一家镇级医院计算,加上市区多家综合性医院,全市目前有接近30家医院可收治登革热病例。


若不幸感染登革热,居家治疗并不科学。镇区患者可在镇区直接就诊,医务人员按照诊治指引,如判断患者达到重症标准,则转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目前,全市各收治医院都成立了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各辖区内的非定点的医疗机构,也须落实预检分诊制度,非定点的收治医院,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联系辖区内定点收治医院,及时将疑似病例转院诊治。(文/记者 谢琼)


各种灭蚊神器神招
看看哪个更有效?

对于无孔不入的“蚊子军团”,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灭蚊产品层出不穷。究竟哪种灭蚊产品的“战斗力”最强,又不会危害家人的健康呢?本报记者搜罗了一些常见方法及网友们提出的各种奇葩灭蚊招数,以供参考。


最怀旧 盘式蚊香

在盛夏的夜晚,点燃一盘蚊香,伴着淡淡的清香和角落里忽明忽灭的点点火光,在外婆的蒲扇下甜甜入梦,这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盘式蚊香无疑是最怀旧的灭蚊方法。



使用方法:在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点燃静置。


优点:效果好、价格低。

缺点:明火易燃,安全系数不够。另外室内需相对封闭,否则过于通风会使药效减弱,甚至起不到驱蚊效果,而这在炎热的夏天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最快速 杀虫剂

这是急性子的最爱,轻轻一喷,扰人的蚊虫瞬间阵亡。



使用方法:针对蚊虫直接喷洒或在密闭空间喷洒灭蚊。


优点:速效杀虫,气味芳香,使用方便。

缺点: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灭蚊效果,因此化学药剂较强,为避免吸入过多有害气体,尽量避免长时间停留在喷洒药剂的密闭空间。适合喷洒在停留时间较短的地方,如卫生间、洗衣间的角落。


最省事 液体蚊香

蚊香液是采用自然挥发的原理,用后无残余,方便省事。


使用方法:尽量在封闭的空间中使用,使用时千万不要加入其他液体。蚊香液用完后要记得切断电源,待药液冷却后再清除药液瓶。


优点:它不仅气味芳香,而且毒性微弱。使用时间可以根据灭蚊需要控制,通常能使用30到45天。

缺点:价位略高。


最环保 灭蚊灯

蚊子趋热趋光,灭蚊灯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今年灭蚊灯的外形可爱抢眼,有的吸蚊灯设计成青蛙状,有的电子灭蚊灯设计成猫头鹰或憨厚的企鹅模样,既可驱蚊又能成为房间的小装饰物,与装修精美的房间浑然一体。


使用方法:放在卧室、客厅隐蔽的角落或办公室桌子底下。


优点:具有无烟无味而且能耗低的特点,家庭用灭蚊灯一般选用6W或12W的就可以了。

缺点:灭蚊范围有限。


最有趣 电蚊拍

电蚊拍的形状很像球拍,网面由金属网线制成,握柄上是电池盒,有干电池或蓄电池两种电源。



使用方法:按动开关,手动挥舞灭蚊。


优点:电蚊拍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定的娱乐性,看到蚊子飞过来,挥手一拍就可杀死,既消灭害虫又锻炼了身体。

缺点:考眼力的体力活,“肥仔”慎用。


最方便 驱蚊水

驱蚊水的成分主要是驱蚊胺和酒精。



使用方法:只要涂抹于人体皮肤表面就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购买时应注意驱蚊水的品质,尽量到大商场购买品牌产品。在使用驱蚊水时,最好先涂抹一层护肤霜再涂驱蚊水,避免皮肤过敏。婴幼儿有专用的驱蚊水。


优点:方便携带。

缺点: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因含有酒精成分,出现过刚刚涂抹过后靠近明火引燃的案例,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最具观赏价值 灭蚊草

有的植物具有特殊的香气或气味,对人无害,而蚊子、蟑螂、苍蝇等害虫闻到就会避而远之。有些特殊的香气或气味,还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传说中较为有效的植物有:夜来香、薰衣草、猪笼草、天竺葵、七里香、食虫草、逐蝇梅、晚香玉、除虫菊、野菊花、紫茉莉、柠檬、紫薇、茉莉、兰花、丁香、苍术、玉米花、蒲公英、薄荷等。



使用方法:于阳台或室内静置。


优点:具观赏价值。

缺点:灭蚊能力有限。


最前卫 灭蚊软件

近来,网上出现了一种电子驱蚊软件,颇受白领一族的欢迎。据了解,灭蚊软件主要运用仿生学原理,利用电脑程序模拟蜻蜓、蝙蝠等蚊子天敌发出高频声波,或者模仿雄蚊求偶声波,使雌蚊“逃避”。



使用方法:网上免费下载。


优点:这种高频声波不是电磁波,而且频率高于人耳的听力范围,所以对人体来说比较安全。

缺点:新兴事物,灭蚊效果有待考证。


最奇葩 灭蚊宠物

有网友称家养壁虎等小动物也能起到灭蚊效果。


使用方法:在室内放养壁虎等动物。


优点:家有萌宠蚊虫无踪。

缺点:有网友表示壁虎容易爬去隔壁,不划算哦。最好养点青蛙在睡房,一样的功效,等青蛙老了还可以吃掉换年轻的。


最先进 光触媒灭蚊

光触媒是一种催化剂,本身并不消耗,主要成分是纳米二氧化钛(TiO2)。在光照下,光触媒结合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在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能分解在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细菌,并释放出CO2和水,达到杀菌、空气净化、除臭。二氧化钛无毒无害,通过美国FDA认证,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口香糖、牙膏、化妆品内。采用仿人体气息诱捕,紫外光诱捕,气流诱捕等综合技术,诱捕方式完善。


使用方法:接通电源,可兼做小夜灯。


优点:蚊子被气流吸到储蚊室,然后脱水风干而亡,没有电击时的“啪啪”声,也没有高压电,既安全又安静。被诱捕的活蚊会释放出化学信号或称性信息来吸引异性靠拢,因此可以持续不断的诱杀。由于可以持续不断的捕捉周围的吸血雌蚊,从而能有效地打断周围空间的蚊群繁衍期,从而达到杀灭成群蚊虫的功效。采用进口光触酶,光催化反应不仅能模拟人体的气息诱蚊,而且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各种细菌,吸收分解甲醛等室内各种有害气体,有效清除装修污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产品外观大方,小巧雅致,光线柔和,不影响睡眠。

缺点:有网友试用后表示灭蚊效果不理想。


最神奇 色彩驱蚊

有网友实验证明蚊虫惧怕橘红色灯光。



使用方法:市民可以尝试用一张橘红色的玻璃纸(或绸布),以透光性强的为最佳,套在40瓦的电灯泡上,使灯变成橘红色,蚊子便会“见光而逃”。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眼晕晕”影响视线。


最“甜蜜” 糖浆驱蚊

有传蚊子喜食甜味,食后就会中毒而死。


使用方法:在玻璃器皿的表面,涂上一层治疗蛔虫病的驱蛔灵糖浆,放在卧室内的犄角旮旯。


优点:简单易操作。

缺点:有毒害,防止婴幼儿接触。


最省钱的灭蚊方法

网传香皂水、可口可乐也有一定的灭蚊功效。



使用方法:在院中或家中放置一个盆,盆中盛放香皂或洗衣粉混合适量的水,待母蚊把卵产在其中,盆中就会布满许多死亡的幼小蚊卵,家里的蚊子自然就减少了;也有网友指出可口可乐也可以灭蚊,将可口可乐瓶盖打开放置,散发出的二氧化碳可以吸引蚊子自投罗网。


优点:省钱。

缺点:灭蚊效果有待考证。


最“师奶”的灭蚊法

民间传说蚊子最怕甲鱼骨熏,熏到必亡。


使用方法:吃甲鱼后的甲鱼骨切莫丢弃,烘干后碾成粉。再买一个电蚊香,将甲鱼骨粉倒入电蚊香斗内,插电加热。


优点:可以怂恿家里的“师奶”煲靓汤,有饮有食又灭蚊。

缺点:灭蚊效果有待考证。


最营养的驱蚊妙招

网传人服维生素B1后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蚊子会避而远之。


使用方法:晚间入睡前服用维生素B1一至二片。


优点:方便快捷。

缺点:适用人群有限,补充过量对身体有害。


(文/见习生 尹莫娇 记者 谢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