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他是中国最早的小资大爷,第一代美学生活家,把每天都过得活色生香!

他是中国最早的小资大爷,第一代美学生活家,把每天都过得活色生香!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得之,我幸,

不得,我命。

他似乎早就深谙这个道理,

才能慢慢平衡生活不断向下倾斜的秤砣,

努力地去发现美,热爱美。



他说,

“稻米煮饭的香气,真让人欢喜,

木槿早上开花,晚上就凋谢了。

生命如此短暂,也真够凄凉的了。

相传一女子怀恋心中人,

泪水洒落一地,

长出了断肠花秋海棠,

一生钟爱的人,可以当药。”


写下这段话的,

便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

李渔

也是引领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

一代美学艺术家。



李渔出生的时候,

父亲给他取名为仙侣。

祖辈已经在如皋做了几代药材生意,

富足的生活,让他浸盈在一种

体面与讲究的生活习惯中。


他天资聪慧,热爱读书,

勤勉刻苦,想走仕途。

三十岁以前的李仙侣,

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他跟朋友一起吟诗作对,

和同样气宇轩昂的公子哥儿们一起,

穿越大大小小的集市,

看各种珍奇宝物,

有时也走进幽幽山谷,

听闻几曲山间乐音,

怡然自得,好不快乐。



据说当时县太爷逮了两只老虎,

硬是要把其中一只送给李仙侣,

他可一点不推托,

领着老虎就往家走,

李仙侣自由,同时也傲气。


29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乡试,

却意外地落榜,

心高气傲之人,

也许该自怨自艾一番,

但他却说:

“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时豪。”

三十岁之后,

他数次参加科考,皆不及第,

于是决心放下仕途之梦,

去踏别样的人生。



「昨夜今朝,只争时刻,便将老幼中分。问年华几许,正满三旬。昨岁未离双十,便余九、还算青春。叹今日、虽难称老,少亦难云。闺人也添一岁,但神前祝我,早上青云。待花封心急,忘却生辰。听我持杯叹息,屈纤指、不觉眉颦。封侯事,且休提起,共醉斜曛。」


他为30岁的自己,

写下《凤凰台上忆吹箫》。

若人生老幼中分,

他也走到了分水岭,

昨日还是少年翩翩,

今日却似乎一眼要望见衰老,

若仍囿于功名利禄,一生可见痴痴匆匆。


李仙侣从不会用“宿命套牢自己,

30岁,他放下功名,

决心换个理想。

时局变迁,朝堂易主,

李仙侣为求「渔隐」之意,

正式改名为李渔。



他回到了浙江兰溪老家,

买了一块儿荒地,

这架势,仿若要了此一生了。

每日和妻儿对着田园炊烟,

李渔心里却似乎有些不甘,

人到40,仍旧有余力,

去做一些令自己不要后悔的事情。


于是李渔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抛了安居了几年的祖屋,

舍了那个已经悉心培养的园子,

带着妻儿,来到了杭州。



一家人需要营生,

没有官职的李渔,

天天上街寻求出路,

杭州城是一个软红香土之地,

到处是歌舞场,繁华太平。

他走了几间书铺,

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娱乐至上,

若是一板一眼地教人礼义廉耻,

未免缺乏生趣,

而那些看似不正经的小说和稗官野史,

反而调动起了百姓的兴趣。

那莫不如就循着这条路,

写戏赚钱吧!


在那个时代,

这个职业并不为人尊重,

但李渔却满不在乎。


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

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


乐趣是他的第一要务,

若旁人能乐上一乐,

他的戏也就有了价值。



细腻的生活洞察,

纯粹娱乐的出发点,

让他的戏一下子震动了整个杭州城,

并迅速火遍全国。

上至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

谁没有听过李渔的戏,

见面话题都会少一半。


李渔第一部成功的作品叫做《怜香伴》,

讲的是两个女子的爱情故事,

只有李渔这种思维毫不设限的人,

才敢在那个年代,

就用了同性恋的命题。



李渔写下的戏本,

一本比一本卖座,

他的情色小说,

虽不比《》那样蕴含文学价值,

但在当时也是温柔风情的典范。


他和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交往甚密,

不知曹雪芹幼年,

有没有从爷爷的书箱里,

倒腾出《风筝误》或是《肉蒲团》来。



有人说李渔是登徒浪子,

“性龌龊,善逢迎”。

但他哪里会理会这些闲言闲语,

他只管写他的戏文,交他的朋友。


在这期间,他还认识了蒲松龄,

这对忘年交曾有过这样有趣的对话:

「你的故事不行,戏剧冲突没特色。」

「你的文字不行,风月笔墨没情调。」



每当李渔开始动笔,

家门口就挤满了戏班子,

眼巴巴地等着出来什么新本子,

他的笔下又会出现怎样新鲜热闹的小人物。


名声越来越大的李渔,

为抵抗盗版翻印,

甚至在此时筹建了自己的书坊,圣翼堂。

腰包越来越鼓的他,

也终于可以用挣来的钱,

建一个自己喜欢的园子,

“芥子园”应运而生。


从选地,到景观设计,

每一样李渔都亲力亲为,

据说单是假山,

就能分出“大山、小山、石壁、

石洞、零星小石”,

在此,李渔发现了人生另一大志趣,

便是追求美。



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李渔,

也许从来没有想过,

已是50有余的年纪,

还能收获新一段的爱情。


他收到西北地方官员的邀请去游历,

并受赠了乔、王二姬。

这俩人不是普通的貌美女子,

而是一身才艺的绝世名伶。

据说乔姬,师授三遍,便能自歌,

歌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而王姬,也是难求的女性生角,

粉墨登场,宛若美少年。


一个戏王,两个曼妙戏角,

李家班就这样诞生了。

他们共同创作,共同演绎,

李家班所到之处,千呼万应。

这是李渔意外的人生插曲,

也是他最风光快意的时候。



好景不长,谁也没想到,

乔、王二姬会如此红颜薄命,

在李家班成立七年之后,相继去世。


失去了绝世名伶的李渔,

悲痛欲绝,戛然而止的美好,

让他眼色暗淡,消沉了很久。



在他60岁的时候,

他的“芥子园”建好了。

晚年就在这里安度吧,

李渔如此想着,

开始梳理自己一生的经验。


戏曲理论、休闲文化、

生活美学、人生哲理、

他将一切写进了《闲情偶寄》

饮食、作卧、声容、

居室、器玩、种植……

每一个领域都有他智慧的闪光,

和优雅的思考。



余怀说:“糊涂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明白,

狭隘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旷达,

忧郁的人读了它将会变得愉快。”


《闲情偶寄》成为李渔后世流传最广的作品。

余秋雨说:

“中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大量典籍中,

哪有几本这样的书:

篇篇页页都带给我们远年的

乐舞、容色、美味、雅宅、香药?”



在《闲情偶寄》里,

你会看到一个

有些固执却非常可爱的老头,

对于螃蟹是“终生一日皆不能忘之”。

螃蟹还未上市,荷包已经备好,

还有专门的“蟹奴”侍奉。



对食材一定要尊重,

请客吃饭时,若今日要烹饪鱼食,

必须要等客人来了才能开始料理,

因为鱼的鲜美,最看重时间。


每一种鱼做法不同,

他在书里巨细靡遗地讲述着。



“食、色、性也。”

对于女人,李渔认为,

要成为美人,

妖媚的神态最重要。

如果一个女子,

有一分媚态、三四分姿色,

就算是达到六七成美人了。



说到穿着,

价格一定不是衡量的标准。

他提倡三贵,

“贵洁”,“贵雅”、“贵与貌相宜”。



李渔还爱花,尤其是水仙。

为了买水仙,可以典当小妾的珠钗。

花的生命是看得见的,

而李渔自己一手打造的书屋前,

永远跳跃着这些轻盈却无法永恒的生命。

那是他晚年最美好的期许,

无法永恒,但要轻盈。



活在自由,

发现美和无穷尽的趣味中,

是李渔一生的选择。

他身上有着文人的细腻和通达,

也有江湖之人的狡黠和不羁,

他最幸运的,是从不跟自己较劲,

他最可爱的,是老了还能对一条鱼,

一碗茶,一朵花,一缕香专注。

他最让人羡慕的,

也就是这样难得的,

永远没有目的的感性,

和永远世故里的天真。




作为一个严格的母亲,给孩子,

我只选择优质原材料和无添加工艺的食物。

↓↓↓猛戳【阅读原文】,纯纯粹粹,只为健康选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