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杂谈:陈可辛《三分钟》

杂谈:陈可辛《三分钟》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当下评价一部电影的「产品力」主要看综合水平:包括剧本、摄影、剪辑、表演、道具、化妆、音乐等。


排除某些特殊历史时期的百花齐放的形式电影之外,一百多年来,电影总是遵循着同一个规律——讲故事。


如果故事本身是电影最重要的元素,那么故事的作者是否比导演重要?


1950s法国电影刊物——《电影手册》就已经开始针对「电影归属」这一问题展开了影响深远的大讨论。


当今电影,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之后的电影,成分更为复杂,历史上每年为奥斯卡评奖的团体也变成「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项也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进行增改。


刚才的问题新世纪版本的提法是——是写出那些天马行空故事的人伟大,还是在技术实现中创造性的开发、实践的人才更值得尊崇?


好比《变形金刚》的剧本作者该拿奖还是做出威震天的ILM(工业光魔)公司的技术人员牛掰?


显然由于变形金刚故事太烂我倾向于后者。


如果有一天,只需要作者写出故事,剩下的事情交给电脑(或者已经不叫电脑的什么东西),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渲染出一部真人电影,轻松将你的剧本故事实现,那时候是否可以叫「电影自时代」?


未来最值钱的显然是技术,走到时间尽头的那颗宝石捡起来擦擦,还是能看清「故事」二字的。


不过,有人的观念还停留上个世纪——故事好,即便设备不好也能拍出「好电影」。


也许A谈这句话可以,因为A能力够,可以弥补。有些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从制片(Film-Making)角度来讲,妥协并不意味着减少成本,往往需要你付出其他方面更大的代价——


比如陈可辛给苹果拍的的《三分钟》。


《三分钟》,剧情简单,摄影形式化。


这个项目开展前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们要为苹果iPhone X拍一部电影短片广告——我们想挑战一下,使用iPhone X拍摄。


而不是——苹果要求找人拿iPhone X拍一部广告。


这是两个概念,如果是后者,陈一个人拍,助手拍陈的「拍摄花絮」,岂不是更具话题性。


大量媒体聚焦在短片「除了iPhone X之外都是专业的设备」这一层面发文。





《三分钟》里列车穿越隧道的镜头:



《薄荷糖》里列车穿越隧道的镜头:


一个写实一个写意。


我总觉得亚洲导演在意境方面处理得更加感性一些,或者更「东方哲学」一些。比如《秋刀鱼之味》、《重庆森林》、《卧虎藏龙》、《刺客聂隐娘》、《南国再见,南国》。



《三分钟》正是因为采用iPhone X拍摄,反而成了「技术流」电影,成了「实验电影」的一类。


抛开商业化考虑,是值得赞许的,中国电影缺乏多样性的尝试。


不过也有例外:


前些年吵吵着要拍国内第一部科幻题材系列电影——《三体》,把作者刘看山——啊不对,刘慈欣请出来整天走秀写稿,晒了好一阵,结果还不是没动静了么。


这是好事,中国导演脑洞不客气的说,可能只赢中非地区。


不建议在导演还未准备好的情况下,盲目尝试科幻片,即便技术方面我们可以找人代工。


就像1990s游戏圈路人皆知的策略游戏《血狮》,万众期待,结果一败涂地,给国产游戏行业造成了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


那个年代肯拿出小100元支持一个国产游戏,放在今天,可是赤裸裸的硬核和爱国玩家。


非要拍,先拍拍《球状闪电》不好吗?中国特色科幻,文学科幻、生活科幻、社会科幻,总之先找一个世界观不那么庞大的故事敲侧击配花生米小酌一口不行么?


哎,总而言之又过去一年,中国电影依然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剧情片,标准不要太高——就参考《曼彻斯特的海边》。


冯小刚说,他近些年也在透支自己的「信用」,《1942》开始冯启动了自己的向中国大师级导演迈进的步伐,《我不是潘金莲》、《芳华》过后,我看冯导也差不多该放弃了,他与中国大师级导演相比,差距不是某种电影形式,而是他自己——写故事的能力不够传奇,反而成就了王硕、刘震云。


我想国内电影多样化的发展,不该只发生在「广告电影」领域,不该「出自」陈可辛之手。


不该只有苹果公司有这样的品位和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