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长江刀鱼,或将拜拜

长江刀鱼,或将拜拜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点击上方吃喝玩乐大搜索可以订阅哦!


曾经,它是江南非常普通的食材,价格低廉,只有几毛钱一斤。人们用它来做各种食物,如面条和馄饨。由于味道鲜美,与河豚、鲥鱼并称“长江三鲜”。它是长江刀鱼。 

它和野生的长江鲥鱼、河豚被称为“长江三鲜”,但如今野生鲥鱼已完全绝迹,野生河豚也极为罕见,野生刀鱼连年减少。

 

曾经的美食



刀鱼又名刀鲚,平时生活在长江口的浅海里,每年初春从大海洄游长江,逆流而上,一路经过南通、张家港、江阴、再到扬中,最远可达洞庭湖产卵。产卵后,成年刀鱼再游回大海,当年秋天,孵化后的小刀顺流返回近海,长到第三年,等性成熟,再洄游入江产卵。

 

人们认为,刀鱼洄游入江后体内所含盐分逐渐淡化,上溯到江阴、靖江段时,盐分、脂肪比例恰到好处,味道鲜美。于是,靖江“本地刀”和“江阴刀”是刀鱼的上品,价钱高于崇明刀、南通刀。

 

按照地域,将长江刀鱼称为“江刀”,认为其品相口感最佳。而洄游到钱塘江的,则是“塘刀”,属于近海刀鱼;从长江口上溯进入支流、湖泊产卵的,则是“湖刀”;近海捕捞的,则是“海刀”。后三者被称为“外江三刀”。

 

人们认为,“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清明后捕获的江刀,被称为“尾刀”。清明前早春入江的刀鱼,肉质细嫩绵软,鱼鳞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一切成了回忆


昔日在捕鱼季,渔家一天多的能打千斤以上,少的也有几百斤。据江苏的江阴市《江阴市志》记载:江阴长江刀鱼年捕获量1956年最高,产量高达174吨,到了1987年还有106吨的产量规模,可2002年其后,年产量则不足百吨,甚至到了2011年捕获量则不足0.5吨,仅为1956年高产期的0.28%,可见下降的速度之快。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数据:1973年长江流域沿岸长江刀鱼产量还有3750吨,到1983年产量约370吨,2002年其后产量不足百吨,2010年产量下降到80吨,可是2011年产量仅有区区12吨。

 

刀鱼资源的衰减主因是“人”。刀鱼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捕捞强度大、水域污染严重、长江流域水利设施建设等等因素,都恶化了刀鱼的生存环境,造成种群的衰退。例如,一些渔民还在使用渔政部门所禁止的渔具,网眼极密,从江底拉到江面,大小鱼通吃,一次收网能有上百斤刀鱼,这对刀鱼来说是毁灭性的。

 


和2015年相比,江刀的产量减少80%,价格翻了近一倍。江面交易价最高15000元/公斤,刀鱼价格猛涨至5年来最高。捞上来的多是“小刀”。有人用“湖刀”、“海刀”冒充“江刀”。从长江口岸捕捞到的江刀,2两---1.5两的收购价在每斤1200---1500左右,2两以上的则高达4500--5000元。有的市场上卖出6000元的高价。

 

 2015年11月17日,,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中,将刀鱼和鲥鱼列入其中。若意见通过,捕捞刀鱼将是违法行为。


 


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繁殖技术,养殖的刀鱼都是近几年从长江捕捞到的小刀鱼苗,刀鱼性烈,出水即亡。人工养殖刀鱼,对水质的PH值和水温要求高,如PH值7.5---8.5中间,氨氮亚硝酸盐要控制0.01左右。刀鱼在25摄氏度的水中生长速度最快,水温低于25摄氏度时,刀鱼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喜欢在幽暗的光线下游动和觅食,人工繁殖成本高昂。

 

再不行动,野生刀鱼,就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仅以此文,再次敲响警钟。人类为了短期利益,过度侵占其他生物的空间,从长期来说是在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生存的难度。


内容来源于大自然野趣(ID:ziranguancha)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 吃喝玩乐大搜索 -

ID:chwl876

每天17:00-19:00 北京文艺广播FM87.6

商务合作电话:188013180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