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桥》第72期】我的童年(十一)灾年不荒

【《桥》第72期】我的童年(十一)灾年不荒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1960年后,乡村的彻底结束,漆桥公社(乡)的所有集体食堂解散,经济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小队,每个生产队约30户人家,生产得到一定的恢复。每家还按人头分得一些自留地,标准为每人7厘,我家三口便分到21厘田,可以随自己的意愿种植想种的作物。另外在田边或河塘边还有一些拾边的墒埂,可以种些蔬菜之类的作物。村子里的房前屋后也可以开荒种蔬菜,种蔴和经济作物。还能栽培一点果树或实用树种,如杨柳、榆树、檀树、油桐、乌桕、扁柏、枣树、桃树、梨树等。村民们又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方式:除了粮食要从生产队分配外,其他生活必需品都由自己解决。高淳有句古话:作田作得全,只要买点盐。村民的生活质量渐渐得到改善。

第一件事是要重建住房。那次全村迁移的结果是造成四分之三的房屋被拆。房屋没有被拆掉的人家倒好办,回自己家就行;被拆了房的村民回来后,只好先居住在村上的油坊和社屋里,非常拥挤。政府为此拨来一笔赔款,还供应一批木材,帮助村民建房。不过,那时的房子非常简陋,都是“三间五进”的茅草屋。即在平整后的房基上先竖起柱子,结构为四排各五根柱子,柱子间纵向半腰处由“方皮”(也许叫“方批”,长方形横木板)连接着,柱子间横向顶部套上横梁,这样,四排柱子隔成的三间和五根柱子四个“进深”便形成了房子的基本框架。没有条件烧制砖瓦,便用泥土垒墙:用两块台板(搭戏台用的长木板)架成5×0.4×0.4米的空间,然后往里面填土,边填边夯实,做好一层再往上架第二层,以此类推。一般要做五层才能达到2米高的墙。两米以上不宜再以土做墙,以避免承载力不够造成倒塌,改为芦席夹层。房顶则一律扎上檐子竹(高淳话称:椽篙竹),盖上芦苇席,上面铺上稻草,挡雨避日(见照片“我家的王后别墅”)。

我家的房子58年没有被拆掉,而是当作劳改队的住房。那是54年春搭建的草屋,刚搭好就遇上了特大洪水。于是父亲只好把土墙推倒,用许多大石块吊在横梁上,将房架子压住,避免给水冲走。等水退后再重新垒墙,恢复原状。大约作了三年的时间,这些被拆的房屋陆陆续续建造到位,住房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草屋的缺点是每年都要再盖稻草,而且经不住大风。但相比之下,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家,有个自己的家,比什么都好。

三年自然灾害开始后,人祸又添天灾,全国人民的日子都很艰难。不过在我们那个角落,自然灾害的影响似乎并不太大。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地,有了自己的锅灶,加上有自己的双手,那还能苦到哪里去呢?保城圩的村民素以小勤快著称,房前屋后都种上了蔬菜,自留地里种上瓜果粮食,空闲时偷偷外出做点小生意。有的人家自留地里种上棉花,自纺自织,穿衣也就不愁了。也就一两年的功夫,保城圩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由于父亲的勤奋和种田手艺,我家当时除了人家具有的这些以外,还养了一头母猪,两头肥猪,在村上算得上小富人家了。不过,由于父亲的正直和老实,村民和公社领导都很信任他,推荐他担任大队长。这样,他就得花去很多的时间去为村民们服务,而且村上也没什么财政,他也没有可支配的经济权。公社干部下乡到村视察工作,他就把人家带回家吃腌菜米饭。就这样,他是赔了工夫又赔钱。惟一的好处是乡干部会给我们家一些官价(“官价”是指官方定价,“黑市”是指自由市场价格,同样的商品,“官价”通常比“黑市”便宜许多,但“官价”商品供应量很有限,且要政府批计划)猪饲料计划,以示补偿。父亲后来又当过支书,再后来又长期担任“保管员”(保管集体财物兼作出纳),但到他去世时,家里的房子仍然是54年建的那座草屋。

那年底,两头肥猪养到150斤左右,卖出一头,斩杀一头。大部分肉都卖给了邻居们,又送给亲戚一些,自己留下了30多斤肉,放在小缸里腌着,后又用绳子拴好挂在竹竿上晒着,好不气派!还有好多猪下水(“猪下水”指猪的心、肝、肺、肾、肠等内脏),吃了许多天。那猪头在乡下可是供菩萨、请祖宗的上乘祭品,用盐腌好后就在太阳下晒干,到了腊月三十,与咸鸡腊肉咸鱼一起煮着,其香无比。等供完祖宗后,我就倚着桌子等妈妈给我砍肉骨头,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平时隔三差五的,妈妈会切一小块在饭锅里炖熟,那肉香味可是弥漫了整个草屋,连屋外老远也能闻着。那咸肉切成薄薄的片,贴在碗边上放在饭锅里炖熟。为节省柴禾,乡下人很少吃炒菜,只有过年时炒一两个菜。等那咸肉炖熟起锅后,那肥肉变成了透亮的薄玉片,瘦肉在阳光下闪着发绿的金光,那香喷喷的肥油往白米饭上一浇,润滑着嘴巴和喉咙,那个可口呀,饭是到嘴就到肚,哪还用得着去嚼!也是从那时起,我虽然是乡下人,也渐渐对肥肉失去了兴趣。在当时,猪肉的价格很便宜,带骨的统肉73一斤,镇上的去骨肉77一斤,小排骨38一斤,板油与统肉同价,而花油只卖6毛。猪肝和腰花是补品,一般都是留给病人。当时的人们倾向于买肥肉,因肥肉油多,“营养”好,而瘦肉则不太受欢迎。:“解放前地主多坏呵!好不容易买点肉吃,他们自己吃肥的,把瘦的剩给我们吃!”

那时的自然生态非常好。既没有化肥,也不用农药,没有任何塑料制品。阳光灿烂,天空湛蓝,河水清澈,鱼虾成群。圩宕里野鸭群飞鸣唱,稻田里狗獾做窝生崽,还有许多竹鸡在稻田里鸣叫:咚!咚!咚!咚!田埂处常有高脚鹭鸶在漫步。当天下雨时,小伙伴们在村里的村基水里嬉水,那水里就有许多小虾!记得有一天,几位邻居在我们家打花牌,其中一位对伙伴说,你来帮我抓把牌,我去看一下虾网。不一会,牌友回来,人家问他怎么样,他说也就一小麻袋米虾。每年春夏之交,鱼儿要上水产卵,一旦下雨,田里多余的水就顺着缺口向河塘里流,这正是鱼儿产卵时需要的反向冲力,许多鲫鱼鲤鱼都争先恐后地往田里窜,你只要在田里逮就是了。当然,过了这个季节也无妨。小朋友们常常去捞田角鱼。即跑到田里的鱼没能再回到河塘里,那就一直呆在田里了。等田里的水慢慢干了后,鱼儿会集中到田角低洼处,那时逮起来更加容易。当然,河塘里还有河蚌、小贝壳、螺丝,水田里有田螺、黄蟮。偶尔还会在墒埂上捡到甲鱼蛋!那年月保城圩的日子和全国的困难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本期责任编辑:丁建平 80届


作者简介:张新木,19568月生,漆桥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国上布列塔尼大学(RennesII)法国现代文学学士、南京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曾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法国文化部翻译奖励金和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