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七年前,陈圣利和朋友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前往广东郊区,只为了吃一道由猪肉制成的美食。因为猪处于散养的状态,其经烹饪后,吃起来鲜美无比。这让陈圣利想起了儿时的美食记忆,也萌发了他寻找食物原真的念头。一有这个想法后,他结束了在外奔跑的日子,回家着手准备起养殖基地的相关事宜。可经过多方商讨、了解后,陈圣利放弃了养猪的念头,转而在自己的家乡下周村办起了甲鱼养殖基地。创办初期,他只有一个坚持,那就是不用激素、不用化学药物,遵循自然规律,让甲鱼正常生长。
第一年,陈圣利开辟了三四十亩的养殖场。:一是赚快钱,二是讲质量。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随后,陈圣利利用小时候养猪的经验和家人的建议,从丽水市买回1两多的中华鳖幼苗投放到鱼塘中,不喂饲料,而是从海鲜市场采购了鱼虾、河螺等,让甲鱼在鱼塘里过上“野外”的生活,不干预,也不过多的人工干扰,只给它们提供生活的场所。
几年来,该基地既是甲鱼的家,也是陈圣利的家,他日夜住在无人烟的养殖场内,陪伴着这些甲鱼过起了“渔民”的生活。说到五年来的艰辛,53岁的陈圣利在人前红了眼眶。原来,为了当初的坚持,他卖了2套房,并向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年复一年地往基地投钱。因为没打激素,甲鱼生长缓慢,等待的过程显得越是漫长。等到第四年时,有人过来询问是否可以购买,陈圣利一口回绝了。妻子还为此跟他吵了很多次。“超过5年龄的甲鱼,才能真正达到美味、高营养的标准。”陈圣利告诉记者,“在外面做生意时,很多人说温州人种养的东西都是很烂的。为了争这一口气,怎样也要咬牙坚持下来。”他说,不仅为了争气,因为自己小时候吃的食物没有现在所谓的激素和化学物品,也想让大家重新品尝到健康安全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