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新闻 > 秀洲区稻鳖共生试验田交出“成绩单”

秀洲区稻鳖共生试验田交出“成绩单”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提示点击上方"秀洲农业"免费订阅


农田忙碌,稻香鱼肥,

又是一年收获季!


近日,一场新型稻田养鱼模式现场会在秀洲区新塍镇南洋村举行,相关镇农技专家和养殖户纷纷来到现场,了解稻鳖共生测产情况。


凌建新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区镇两级农技专家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下,开始在这片稻田里尝试这种稻鳖共生新模式。真没想到,一亩地有了几亩地的效益!”鳖和水稻在同一块田里共生,鳖可以吃水稻田里的小虫和杂鱼等,而鳖的爬行有效疏松土壤,鳖的粪便又可以成为水稻的肥料,不用施肥,不打农药,真正实现两者共赢。目前,基地已开展稻鳖共生面积212亩。为做到水稻和甲鱼的原生态生长,水稻种植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鳖病害防治是以防为主,而水稻病虫害则全部采用绿色防控手段。稻田里不仅通过设置诱剂、杀虫灯等进行物理防治,还开展了生物防治。



一起来看试验田的测产结果!

经过专家现场测产,这批稻田的产量达到每亩607公斤,生态鳖均重每只0.685公斤,预计亩产200公斤左右。

这里的每亩地,

真正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目标。

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场面,

让大家都喜笑颜开。


实际效果均好于预期,

给稻鳖共生鼓掌!

接下来是

农业知识普及时间

什么是稻鳖共生?

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易受水淹,水稻种植成本高,如何充分利用北部低洼地区“水”这个特点,变“水患”为“水利”,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开展“养鱼稳粮增收工程”正是他们的有益探索。

稻鳖共生就是指鳖和水稻在同一块田里一起生长。水稻病虫害以稻鳖共生互利、水稻合理稀栽以及生物诱虫灯等生态防控措施为主,种植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而鳖可以吃水稻田里的小虫和杂草等,其爬行有效疏松了土壤,粪便又可以成为水稻的肥料,病害以防为主,真正实现水稻和甲鱼的原生态生长和共生共赢。


效益分析

采用稻鳖共生模式,生产的稻米为无公害绿色稻米,市场收购价相对较高,可达10元/公斤,按出米率65%计算,每亩产大米360公斤(按550公斤稻谷计),每亩水稻产值3600元,扣除田租、农资、农机、人工等成本1300元,每亩水稻净利润2300元。


每亩稻田投放鳖400只,每只0.375公斤,约150公斤,当年年底即可上市(约200公斤),出塘价平均100元/公斤,每亩鳖产值20000元,扣除鳖苗、饲料、防护网等成本10000元,每亩鳖净利润10000元。

在原单一种植水稻田内套放鳖进行生态养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产生态条件,既提高了甲鱼品质,又生产出优质大米,极大地提高了农田综合效益,真正可实现一田双收,粮渔双赢。



农经局相关负责人

近年来,秀洲区结合区域实际,不断加强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把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开展稻鱼、藕鱼、菱鱼以及渔菜轮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的推广,建立养鱼稳粮示范基地,通过示范点的带动作用,在确保粮食供给产量的基础上来引导周边养殖户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应用到日常的养殖生产中去,从而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截至目前,全区已经累计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面积10223亩,实现稻田综合种养农产品总产量13412.8吨,总产值10105.2万元,总效益4012.2万


下一步,秀洲区将继续在种养品种、种养模式、生物防病、环境改良等关键技术环节开展攻关,择优选择适宜的水生作物、水产品种及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重点攻关“以种为主的养”和“以养为主的种”两大稻田综合种养循环模式。同时,秀洲区还将“内引外联”,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全面总结“稻+鱼”“藕+鱼”“菱+鱼”以及“鱼+菜”等四大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将编制出的养殖技术规范,在区域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嘉兴三农



.END.


秀洲农业

长按指纹可以关注

微信号:xznywx



友情链接